晴美,是那种天生带光的女孩,万里挑一;阿珠,千里挑一的天生丽质,温柔妩媚;阿红?百里挑一的模样,也不差,身边嗡嗡飞的不少。我俩?说白了,互相稀罕,离“爱”还差点火候。我家阳台玻璃那破洞,风一吹,呲牙咧嘴——警告味儿十足。环境符号时刻提醒:我是风暴中心。我这摊浑水,谁一沾,谁就是靶子。软肋?不,我不制造软肋,更不留恋会成为别人靶心的软肋。这事儿,我心里像拧紧发条的钟表,早就走定了。 风越刮越紧,该散的,总得散——由我亲手剪断。
想撬开一个姑娘的心,难;想让她主动逃离,甚至厌恶你?太容易了——只要你精准地戳中她最不能忍的点。 念头一闪,精密齿轮便开始咬合。念头一闪,棋就落了子。阿红那点小心思,我早像拆解钟表一样摸透了她的齿序。脆弱得像层窗户纸,两下就捅破。好友栏挤得冒火,不出所料,追她的癞蛤蟆一堆。我快速扫描,像挑选趁手的工具,挑中了一个——商场游戏厅认识的。阿红瞧他那眼神,藏着点她自己都没察觉的、对‘叛逆安全区’的向往。胃里像被锥子戳了一下,但这痛感瞬间被冰冷的逻辑冻结。 我手底下麻利得很,第一步,清除障碍: 先拉黑(那摇滚崽子),第二步,植入诱饵: 转头就换小号,套上那货的皮,往她跟前一猫。
戏得做全套,破绽就是自毁。 我又用另一小号,冒充阿红,搭上那小子。三两句话,利用他们对彼此模糊的好感作为引信, 把他们那点儿想象中的腻歪事套了个底儿掉。摇滚崽子,那种荷尔蒙过剩的躁动,是她潜意识里渴望的‘安全出口’。 我?只爱老掉牙古典乐,听着像夜里坟地起风,骨头嘎吱作响——沉闷、阴郁,与我这个人一样,是她此刻最想逃离的‘泥沼’。。第一次见阿红,她教会我一个道理:“事啊,是干出来的。嘴上说?那就变了味。”这事儿,我执行得比她更彻底。 但我偏要让她以为我只会‘说’最烂的话。
约阿红压马路,特意选在暧昧地点附近。 晃到小宾馆门口,我咧个精心计算过角度的、带着轻佻和暗示的坏笑:“开房去?”——这话甩出去,预期中的火星必然溅起。 果然,那丫头腮帮子鼓成河豚,半天没搭腔。很好,第一颗厌恶的种子,按计划埋入她情绪最松软的土层。
隔几天,网号上敲她,石沉大海。我按剧本,扮演‘失控的占有欲’: 铆着劲留言,一条摞一条,电流声在喉咙里憋成闷雷。第二天电话总算炸了,她说昨天跟朋友疯去了,没瞅见。我嗓门往悬崖边一吊,将‘被忽视的愤怒’和‘无端猜疑’演绎到极致, 硬是把电话撂成了摔裂的瓦罐,死寂。
转头又在网号里换上‘卑微求和’的面具赔不是,石沉大海。切换策略,制造‘纠缠’的观感: 干脆蹲她家楼下喊,瞧见她在阳台探了半个影儿,像片晾衣绳上飘的旧手绢,晃了晃,没下来。我嘬着牙花子等,评估‘厌恶值’累积程度。 心一横,抬脚上楼——计划中的高潮环节:当面羞辱/逼迫,彻底撕破脸。 门居然大敞四开着!
戳在门口,瞅着她屋里晃动的影儿,胸口像卡了块生铁,锈住了,硌得慌。那一瞬,所有冰冷的算计被真实的、尖锐的痛感冲击得摇摇欲坠。 本打算让她腻味透了我,这傻妞倒递了根竿子过来——一根通往和解、通往‘软肋’的竿子。 怎么下得去手?
我试着喊了声“阿红”。她在屋里窸窸窣窣,像收拾一地碎玻璃,没应。我知道,此刻的软弱会葬送整个计划,让之前的‘投入’和她的潜在风险都付诸东流。 我就钉在门框边上,像一个等待最终指令的冰冷程序, 等着那扇门“哐当”一声——用物理的隔绝,斩断最后一丝心软的退路。 断了这念想才好走。
熬了十几分钟,门轴终于“嘎吱”一响,合上了。心口那根弦“啪”地断了,人却像冻透的泥,酥了。慢吞吞往下挪。刚蹭到楼底,影壁似的,阿红也下楼了——心头一紧,像鱼刺横着,不咳不行。 “去哪?” 我问。(最后的试探/确认?) 她没吭气,鞋跟噔噔响,像要把沾上的烂泥(我)甩干净,步子越捣越快。我收住脚,像一个完成观测任务的探测器, 看着她缩成个小点,数据反馈:厌恶与逃离行为确认。 那口气才重重砸回肚里。回到家里,光标在阿红网号上跳,手指头悬着,要不要直接拉黑了? (理性判断:彻底清除痕迹) 算了,让这烂戏自己收场去——最后的‘仁慈’?或者,留一丝观察的缝隙?
剩下的日子,我就顶着那摇滚崽子的皮,跟阿红有一搭没一搭地搭着话茬儿。有天精心抛出隐喻性测试: 没头没脑问她:“心爱的瓷瓶摔碎了,你是拿胶水粘呢,还是直接扫了?”阿红想都没想:“碎都碎了,留它扎手吗?旧的不去,新的不来。”那一瞬,冰冷的逻辑得到了最终验证—— 我俩啊,骨子里就不是一路人。
半个月后,阿红那留言像根冷针,戳进屏幕。她说那天电话里炸毛,是因为出去疯玩那天晚上回家,俩醉鬼跟牛皮糖似的黏糊,她一慌,跑的时候差点让车灯擦着衣角碾过去。我的心口像被生锈的扳手拧了一下,咯噔。预感被残酷地证实——我的存在本身,就是吸引危险的漩涡。
趁早断,疼也疼个利索——这是我能给的最后一点‘干净利落’。 我把她以前写给我的信,还有那条准备了很久、从没送出去的琥珀项链(凝固的时光,无望的期待),一起塞进牛皮信封,像处理一件危险品, 挂在她家门把手上。等到她上线,我就换上那个伪装成摇滚崽子的马甲小号,撕下最后的面具, 敲过去一句:“我是徐跃。”她隔了很久才回:“你把他拉黑了?” 我没废话,像清理战场般, 直接把那摇滚崽子号甩过去,像抖落一块风干的疤。敲下最后一句:“我不过是粒硌脚的石子,替你踢开我,路会好走些。 没我,你的路照旧走。”戏,唱完了。她的网号还躺在那儿,像截冻僵的蚯蚓。迟早会被系统清理,或被她亲手拖入黑名单的深渊。 早晚得化成滩烂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