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盯着那份下载一部分的贷款公司文件夹,脑中迅速盘算:这些年轻女孩的需求,是玉罗刹源源不断榨取价值的根本——也是她计划中最脆弱的一环。相比其他环节,这条路径几乎没有复杂防护。哪怕是轻微干预,也可能让整个系统偏离轨道。我靠在椅背上,指尖轻轻敲击桌面,心跳平稳而有节奏。思路清晰:如果能把她的目标群体引导向其他正规贷款公司,不必直接介入资金流,不必冒险操作,就能在她的网络里掀起第一道涟漪。她以为掌控一切,可她的系统,不过是一组可以被精准操纵的变量。任何一点外界扰动,都可能让她措手不及。
策略在脑中成型:找一家全国性的贷款平台谈合作,把广告投放到校园贷款需求的关键触点上。每一次点击、每一次关注,都是潜在的偏离信号。我不必亲自操作,只需暗中布局,让需求流向发生改变。玉罗刹的计划,将在静默中悄然失衡。我感到一阵理性的满足——不是破坏带来的刺激,而是掌控规则、操纵局势的清醒感。每一个被转移的学生,都是系统里微小的扰动,潜意识里的裂痕在扩散。她自以为万无一失,而我坐在黑暗中,观察整个局势按我的预判缓缓倾斜。
手指悬在鼠标上,屏幕的光映出眼底的冷静与算计:不必高调,不必冒险,一切尽在掌握。她的网络正在悄无声息中出现偏差,而我只需保持耐心,持续观察每一个信号。脑海里再次盘算路径的效果:每一个女孩的转向,都是对她系统的轻微扰动。我无需出面,也无需冒险,只需掌握规则,让局势逐步偏离她的预期。整个行动安静而致命——像下棋一样,每一步都精确,每一招都潜藏着影响全局的可能性。
我正好闲来无事,打车去了买房的那楼盘周边转了转。工地上机器轰鸣,工人忙得热火朝天,我只是随意瞧了几眼,便离开了。我走进大学校园。校园里阳光斑驳,年轻的情侣牵着手在林荫小道上走过,笑声轻快而明亮。心底不免有些失落——这些轻松的场景,与我此刻的算计形成鲜明对比。我甚至短暂地幻想,如果生活可以倒退,如果没有这些阴暗的算计,也许我也能和他们一样,随意牵手走过阳光下的小道,享受年轻与无忧的日子。
我走到广告墙前,目光扫过贴满的纸张。大部分是出租信息,还有几张校园贷款的低成本广告。我撕下几张,仔细端详。这些简陋的广告,却能精准触及目标群体——年轻女孩们。她们的需求简单,容易被引导,不需要复杂技巧,只要资源够集中,总能“钓到鱼”。玉罗刹的优势,并不在操作手法,而在她掌握的“鱼塘”:稳定的渠道、精准的目标群体,让她的计划如暗潮般源源不绝。她的手段繁多,总能找到方式让目标女孩落入网络——有时是高薪诱惑,有时是精心布置的圈套,每一步都像悄无声息地铺开陷阱。看着这些女孩,我心里涌起一丝复杂的感受——她们无忧无虑,笑声轻快,而在玉罗刹的体系里,她们不过是筹码,是潜在的变量和利益流。我无法把自己置身事外,也无法同情太久。每一张笑脸背后,都是我必须掌控的局,是我必须干预的目标。
校园这一块尤其不同,这里有最直接、最易掌控的目标群体,也是她计划中最脆弱的环节。只要这块被控制,她的整个系统就会露出裂缝,信息流和利益流都可能偏离预期。无数想法在脑中涌现:招聘广告的套路可以持续轰炸——一方面确实能招来兼职,帮我扩展市场;另一方面,应聘者本身就是潜在客户,本身就是信息资源,而这些信息就是价值。玉罗刹擅长把这些信息筛选成她的筹码,而我同样可以利用这些数据,有底气去找大公司谈合作。信息,就是金钱,也是掌控局势的筹码。
在这个对抗贷款公司的小战场上,我对自己的能力有绝对的信心。毕竟,这整个过程不过是网站广告的另一种变形,是社会工程学的实战演练,而这正是我最擅长的领域。每一次点击、每一次流向的微调,都像棋盘上的精准落子,我完全可以把局势控制在自己的节奏里。相比起资金流操作或正面交锋,这种静默操控不仅安全,更能发挥我在规则和心理上的优势。校园是鱼塘的核心,而我,就是要在她不察觉的情况下,把鱼群悄悄引向别处,让她原本自信的计划,慢慢出现微妙偏差。
回到家里,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,指尖在键盘上飞快跳跃。编写这种信息收集网站,对我来说不过是本能反应,一个小时就把框架和细节全部敲定。屏幕上闪烁的代码像暗处潜伏的刀锋,让我心头升起一种掌控的快感。接着,我又联系了一家印刷店,准备制作简短的广告。一般同行惯用的都是电话号码作为联系方式,脆弱得像一张纸,一旦被人盯上随时能被撕碎。而我的方式不一样——引流到网站,表面看起来平淡无奇,却能悄无声息地把需求者一网打尽。我心里暗暗发笑,这种隐蔽性,才是真正的杀手锏。
信息系统搭建好之后,我的手里就握着了另一种力量——不用自己跑前跑后,也能操控局面。网吧筛出来的三人组——黄毛、小江和阿锐——在砸掉玉罗刹酒店门口那块风水石后就闲着,像三颗扣在手心的骰子,还没掷出去。我不打算让他们太快冒头,先丢点小活儿压压躁气:去大学校园贴广告。规则很直接——目标校园贷款的贴上去,别家的顺手撕掉。无需花样,只要干净利落,把风往我想要的方向推就够了。
那三个人接到任务都爽快应下。这种随手就能完成的活本没有挑战,我特意加了难度——顺手撕掉对手的广告,必然会被发现,引发正面摩擦。正因如此,我才选了他们三人,这是对能力和判断力的试炼。后续我早已有打算:对面那些喽罗能拉拢的,就留在麾下继续做以前的活,毕竟他们只是拿钱办事,与玉罗刹无深层牵扯。至于不可调和的摩擦,我并不介意,甚至暗暗期待——棋子相撞,本就是局势运转的一部分。
长腿女孩后面那条线,到底是谁,我一直没问出口——她的手 枪从哪来的?她那天对我说的话,又代表谁的立场?我没有追问,因为如果她不想说,问也没有答案。她如果打算告诉我,不问也终会说出口。但我确实想知道,所以即便钱货两清,我依然帮她一把,让她完成自己的计划。不管她最后如何选择,她留下的尾巴,我都会帮她收拾干净。如果我现在问出口,就意味着我失去掌控力,也未必能得到真实答案。等她计划成功,我再一个合适的时机再暗示她——那才是她最容易流露真情的时刻。
其实我并非一无所知。我们第一次见面时,她讲过以前场子的事,有几个细节我回想起来,透着不同寻常的意味。她提到那个场子挺复杂,里面有人散白货。后来有一天,她被打了,这才换了地方上班。那个纠缠她的是个管事的头儿,还带她去和大人物吃过饭。当时她把这几件事分开讲,如果组合起来——就是她被散货的老大打了,才离开那个场子。至于被打的原因,可能是那些人吸上头了,也可能是她不愿付出太多——不管是身体,还是那场生意里潜藏的代价。
我还记得,她隐晦地称那些人“黑白通吃”,暗处能运作,明面上堂而皇之。当时我并未当真,甚至觉得,这些可能只是她怕我欺负她,为了吓唬我编造的故事。可不管是真是假,这些话像暗流,在我脑海里慢慢沉淀。我明白,有些事情不问比追问更重要,水下的秘密终会浮出水面。而我,只需静静观察,等待她动作之外的暗示,一切,仍在我的掌控之中。